很多朋友剛學拳擊時,會感覺到很苦惱:對動作沒有太大感覺,很多動作就是體會不出來,感覺進步太慢。這是一個符合規律的現象,其實對於任何體育項目來講,訓練年限越長,訓練的效率就越高,這和肌肉記憶及訓練方法有很大的關係。
1、什麼是肌肉記憶?
肌肉記憶,人體的肌肉是具有記憶效應的,同一種動作重複多次之後,肌肉就會形成條件反射。人體肌肉獲得記憶的速度十分緩慢,但一旦獲得,其遺忘的速度也十分緩慢。
就像走路就是人類自動化的動作,在走路時你可以談話,看手機,而不必有意識的去想如何邁步,如何維持身體的平衡。
泰森的肌肉記憶太強了!把這主持人震撼了!
肌肉記憶,一旦肌肉受到專業訓練,不斷強化技術動作,它就不會忘記這種狀態。專業運動員就算中斷訓練很久,恢復的時間也要比從新練習的人快很多。
2、肌肉神經反射三要素
肌肉神經系統中的條件反射具有三個要素
- “輸入”
- “傳遞”
- “輸出”
也就是說眼睛接受信號,通過大腦分析,反應到身體。
舉個例子:拳擊比賽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很漂亮的交鋒,比如A進攻,B防守還擊,A很自然的做出反還擊的動作得分,通常觀眾會認為A是做的一次假進攻接防守還擊的戰術,但很多時候其實是A的本能反應,也就是所謂的肌肉記憶。
動作的自動化,通過大量的訓練,不斷的重複,拳擊運動員在進攻失敗的情況下,本能的會做出防守反擊的或自我保護的動作,而此時如果B的速度不足以在A撤回防守前就打到的話,A就會防守反擊得分。
3、肌肉記憶原理
在運動中,除了大腦有記憶功能,肌肉本身也具有一定記憶功能,主要原理如下:
1)神經衝動程序化
肌肉接受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級控制,肌肉膜的動作電位遵循“全”或“無”的規律,神經衝動閾值達到引起動作電位的限度,肌肉纖維就會作出最大的反應,不過其收縮速度、力量要受到注入氧供應、肌纖維類型、溫度等因素的製約。
2)肌肉收縮程序化
在掌握動作過程中,肌肉不斷、反复的收縮、放鬆,起微細結構的生理過程。在不同的收縮形式中,其橫橋的數目、附著粘結力是不一樣的。
一個動作的掌握是不斷反复練習的結果。至於能夠記住動作,就是肌肉收縮程序的動力定型,其生理基礎就是橫橋數目、附著粘結力、同工酶的相對穩定,並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被固定下來。
3)本體感覺程序化
有大腦皮層啟動開始,已經掌握的動作基本上由肌肉本身各種感受器接受諸如關節位置、肌肉長度和張力等活動情況信息,並馬上按照已形成的“慣性”程序啟動脊髓中間神經元或直接到a或y移動神經元,由它們產生一定的衝動,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以完成已掌握的動作。
這一過程是在脊髓層次上獨立完成的,他們形成一個特定的環路,對貓的脊髓作慢性橫斷切除,還能重新出現必要的和基本的步伐節奏特點,同時也能調節四肢的步態,這說明運動結構是在脊髓內產生的,大腦皮層很少參加控制,這樣“皮質可以保護其本身免於受到不必要刺激的干擾。”
肌肉記憶功能就是從感受刺激、神經衝動的發放到肌肉收縮一系列較少大腦意識控制的程序化、自動化活動能力。
4、不同級別拳手肌肉記憶節奏
拳擊運動中分為初級、中級和高級運動員,那麼不同階段的拳擊運動員如何訓練肌肉記憶呢?
1)初級拳擊運動員
通過不斷重複基礎動作,可以令大腦和身體對基礎動作有一個基本的記憶,從而打下紮實的基本功,為以後的進階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2)中級拳擊運動員
需要在雙人對練或私教課過程中,將簡單的技術動作加以組合,再通過不斷練習,實戰中如若出現訓練中的情景,能夠快速的進行反應。
3)高級拳擊運動員
需要結合實戰中可能出現的時機,對應多個應對方案,並將其設計成組合動作,不斷練習,最終在實戰中通過肌肉反應,本能的出現的1或2兩種情況。
5、拳擊肌肉記憶訓練法
在拳擊訓練過程中, 每一個單一的動作都是從肌肉記憶開始的, 肌肉記住或者協調一個動作都要五千次以上。如果在練習過程中肌肉對一個動作產生排斥,怎麼都協調不過來做不標準怎麼辦?有幾個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!
01定格法
在肌肉排斥弄些動作時,可以將一個動作定格, 保持正確規範的動作一分鐘, 最好對著鏡子, 看著自己正確的動作,直到肌肉有些發酸僵直為止。放鬆以後再繼續定格這個動作, 反复練習直到動作準確為止。
將動作定格使肌肉固定在一個環境下不動, 肌肉發酸, 這時大腦就會自動記憶這個不舒服的動作, 自然去協調,慢慢讓肌肉適應,從而完成肌肉記憶的過程。
02閉眼法
擊打目標時動作不規範, 可以將自己的眼睛閉上, 頭腦中先把技術動作想一遍,先做什麼再做什麼,然後用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做出動作,讓其他人告訴自己動作是否正確, 如果不正確將動作改正。如果正確再重複此動作,幾十次以後可以加速至百分之六十, 動作如果正確再將速度增加至百分之八十、 九十、 直至全速發力。
整個肌肉記憶的過程都是閉著眼睛的, 糾正動作的時候也是如此。眼睛閉起來少了一些外界的干擾,大腦和身體更容易接受並且記住某一個動作。
03加重法
動作不連貫感覺從某一個地方斷開了,就需要使用加重法。將要做動作的手或腿負重, 開始時放慢速度, 慢慢加快。反复練習不會發力的部分自然就會發力了。如果沒有效果可適當加重重量。
動作不連貫,力傳導斷開,是因為身體中某一個小塊肌肉沒有發力, 導致動作斷開。加重重量,可以迫使這塊肌肉發力,慢慢在練習中就會找到發力的感覺,使整個力傳導完整。
04疲勞法
肌肉僵硬不協調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渾身僵硬導致, 另一種是局部肌肉僵硬導致。渾身肌肉僵硬者可以做有氧運動, 跑步、跳繩、等等。渾身沒力以後再去做動作, 動作就會協調的多。
局部肌肉僵硬就要先讓局部肌肉疲勞, 比如說胸肌過大, 做動作時強大的肌肉群就會佔據主導, 顯得整個動作不協調。這種情況先要讓強大的肌肉疲勞, 比如做俯臥撑, 直到胸肌一點力量沒有, 休息一下再做動作。
肌肉在疲勞的時候是不會發力的, 大腦自然會支配其他肌肉發力完成動作,藉此機會使大腦記憶其他肌肉發力的過程,慢慢找到感覺。
還有一些其他的疑難雜症,比如說韌帶不好動作顯得彆扭。那沒辦法只能是先從拉伸開始了。還有一些朋友天生沒有運動細胞,一般從平常走路運動時就可以看出端倪。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隻能是先從一些最簡單的跑步、跳繩、或者課間操一類的運動開始,慢慢找感覺增強自己的運動細胞了。
肌肉記憶訓練至關重要,正所謂習慣成自然,正確的方法自然能事半功倍,不停的學習理論知識,並將實際相結合,就能迅速提陞技能!